close








其實看完有一陣子了 會把這三本書放在一起介紹的原因 其實因為這些都是屬於歷史的東西

我們記得的包公 想來都是當時年紀小時 黑臉月牙印的包公連續劇吧

可能內容不記得 可是總是沒有忘記的是那首歌 開封有個包青天 鐵面無私辨忠奸......

然後還有他忠心耿耿的侍衛張龍趙虎 王朝馬漢 當然不會忘記很帥的展招

可那些辦過的案子 其實似乎啥也不記得 頂多記得是虎頭鍘砍下去的那個畫面

然後有天我在網路書店遇到了這本書 包公的遺骨 其實還挺吸引人的

原來 包公是白面的 原來 包公的後代全靠著一個婢女生的那個男娃兒開支散葉的

原來 世世代代包公後人掃的墓是空的 原來 包公還有一個也名列宋史的兒媳婦

原來 現今世上僅能被瞧見的34塊遺骨 是歷經如何的對待始能保存到現代

在出土的墓誌銘上 吳奎一開場就寫到:”宋有勁正之臣 曰包公....”

好像從開始就感覺得到那股正氣凜然的意念 那股讓後人瞻仰不已的氣節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

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刑石,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

這是包公的後人說他們祖宗祠的牆壁上頭 就刻有這些字以警惕後世

難過遺憾的是在那個年代 文革十年 破四舊 人人不是被批鬥就是批鬥別人

致使原先挖到的包公以及其家人11具遺骨 由一位包氏後人偷偷運回家鄉埋葬 但

卻來不及讓世人知道真正正確位置前 就帶著這個天大的秘密撒手人寰

我也同時意識到了中國人的家譜重要性 那是根 流傳千年的根阿

還有那些口耳相傳下來不一定真實卻有其重要性的故事 追本溯源下去其實還是有其意義在的

感嘆 同時感激 感嘆時代的波折 感激識貨的人的拚死保存 

一些你不知道的包公 一些經由挖墓而演生出的曲曲折折故事 《包公遺骨記》: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574300202&Actid=tornado



***********************************************************************

我第一次接觸到的真正看到何謂京劇其實是霸王別姬裡面的一小段

可是說到淵源其實或許可以說到兩個姑姑過去是復興劇校(現為台灣戲曲專科學校)京劇科的學生

不過我也只看過他們京劇旦角扮相的相片而已 所以基本上我是幾乎對這項傳統藝術一竅不通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的自從上學期買了一本 世紀末少年愛讀本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572169184&Actid=tornado



從那裡面開始訴說過去梨園子弟的點滴生活 其實就對這項藝術產生了一點點興趣

在過去那個時代 光鮮華麗的藝人 人生也總是充滿著戲劇性 更不用說那些出名的旦角兒了

這一本書裡面 主要是介紹了7位伶人 都是輝煌一時的伶人 台前的台後的輝煌

尚小雲 言慧珠 楊寶忠 葉盛蘭 葉盛長 奚嘯伯 程硯秋

當然每個故事不僅僅是說著關於他們的 之間的牽牽扯扯 梅蘭芳也更是每每出現

大時代下面的藝人們 是最奇特的一群 在創造燦爛的同時 也陷入卑賤

因為他們自個兒也是藝術 藝術就叫做自我中心 自尊心奇高 但也同時會是自私

文革的時期 為了自保就算是 朋友 家人 師徒 也統統跳出來狠狠的批鬥對方

我在看霸王別姬時其實不能諒解楊小樓怎能如此狠毒的劃清界線並批判著菊仙與蝶衣

可我看完這本書後 我想我了解了一些 在那樣的氛圍下 其實傳統的禮義廉恥忠貞什麼都不管用了

那不是一個人能夠控制的整個行為 那是可怕的集體從眾 讓人的思想整個顛覆與不擇手段

人心惶惶使得不得不傷害別人求自保 而十年文革結束後 僥倖沒有被鬥死而存活下來的人

就算批鬥過對方但也不一定有怨恨仍然存在 這就是現實 雖然時代造成的傷害疤痕不免永存

只是我看的心酸 看的遺憾 更看的感慨 一個十年造成三千年的文化崩塌 怎能就這樣忘祖了?

”博大精深的傳統藝術,正以令人炫目的方式走向衰微。

其從業者只能在背棄與承續、遺忘與記憶之間尋求折中之策、苟且之法。

這大概也算得是文化現代性之兩難的生動顯現。

那麼,我們還能做什麼?還有什麼可做?

恐怕有朝一日,中國舞臺真的成了「《長阪坡》裏沒有趙子龍,《空城計》裏沒有諸葛亮。」

伶人往事 悠悠流傳 再輝煌也不過幾千字 可 我聽的耳熟 他唱的悲涼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7820450883&Actid=tornado



**************************************************************************

重返了 異域  人 衰老了  景物 都變了  生活 改善了

其實我是先看到庹宗華演的異域 才知道有這麼一本書的 雖然我也沒真正看完過

也是一股衝動的把這本重返異域買了下來 讓重返帶著我去經歷異域的故事

那是慘敗又難堪的年代 國民軍隊撤退來台 共產黨佔領大陸

而西南邊境一代的反共孤軍卻從此留了下來 流落到了緬甸 泰北 金三角區域

從原來的難民身份 直到用血汗和淚水幫著泰國打敗泰共得以換取泰國的身份證 但

他們原原本本是中國人阿 卻非得必要的以泰國國民的身份換取讓子孫安身立命之地

可得到的棲身所在卻也是人家不要的偏遠蠻荒地帶 只能胼手胝足的一步一步生活到現在

在我國中時曾去過泰北 但其實對於美斯樂以及段希文將軍之墓是已經忘記了 應該說我也不懂

然後到了看了這本書後才忽然覺得 段希文這個名字怎如此耳熟 美斯樂又似乎有種熟悉感

然後去問了問才發現 果然我是曾到過這個地方的 這種有文化的地方還是要到大點再去會比較適合

我的爺爺 38年跟隨國民軍隊撤退來台 但那時還算是有點小錢 所以並沒有太慘的經歷

而這些戰時往事 國高中在念歷史時也不會特別留意 只有到了自己閱讀時才特別有感覺

看著書中描述著孤軍第一代是怎樣苟且的生存下來 第二代不用經歷戰亂但也生活赤貧

而到現在的第三代孩子正努力的茁壯著 各界的幫助 無名的有名的

他們堅信唯有唸書才是擺脫貧窮的唯一方法 所以努力 但畢竟真能出頭的也不過幾個

而政黨輪替後 政治上的金援也相對減少了許多 這或許可惜但也不得不認清這就是現實

泰籍華裔的他們 走了50多年到現在 可能只是台灣60.70年代的模樣

說異域這本書是一個砲火開端的故事 那重返異域就是紀錄一個否走向泰戰亂完結的故事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574307546&Actid=tornad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kywu7606 的頭像
    vickywu7606

    雙子女

    vickywu76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